游人小说网 > 诗与刀 > 第三百二十六章 王元朗的责怪

第三百二十六章 王元朗的责怪


  张立还未出发,边镇军情已来,是好消息,这回顺圣城打破了,王元朗进入了城内。

  只可惜这个消息来得太迟,若是这个消息早来十天八天,皇帝夏锐当回事欣喜万分,因为十天八天之前,这个消息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便是势如破竹。

  而今,一个城池的得失,对于皇帝夏锐而言,已然没有什么意义,打一个城池就用了这么久,何年何月才能打破大同府城?就这种效率,何年何月才能剿灭常凯?

  所以张立在皇帝夏锐的催促中,还是拿着圣旨往边镇而去。

  此时的王元朗,却还不知京城里下的圣旨,也不知自己临阵被换掉的消息,站在顺圣城头,看着城下无数的尸首,面色严肃非常。

  打扫战场的禁军士卒正在城下忙碌,一车一车的尸首,虞侯文书之类慢慢拿着册子登记着姓名籍贯之类。

  京城里的人,又哪里知道战阵之苦。攻打一个城池,又是何其艰难。

  甚至连徐杰最早的时候,都以为攻城战,就是推着冲撞车去撞城门,撞破城门,就能冲进去。这种认知,来自一些战争影视剧的影响。

  徐杰也是后来才慢慢知晓,真正的战场,哪里是这般场景?一座城池若是真的准备要固守的时候,城门是不可能还撞得开的,因为城门之后,必然是堆积如山的土石,早已把城门堵得死死。

  所以真正固守之战,只要主帅不犯傻,攻城一方,其实并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什么计策计谋,在这种时候都是毫无用武之地,唯有搭着长梯拿人命去堆才是唯一破城之法。

  这才是建造城池与长城雄关的意义所在。绝大多数时候,高墙都能止住兵锋,但是故事里的高墙,好似都如纸糊的一般,这是因为城池关口被打破了才会成为故事,城池与关口退敌了,那是正常,也就不是故事了,便也没有人去在意。

  所以如顺圣城这般的攻坚战,才是战场主要的局面,也是最为正常的局面。破了顺圣,其实就是大捷,就是将士效死,军将尽力。

  拿人命堆下来的顺圣城,在京城皇帝心中,实在是不值一提。

  王元朗看着虞侯送上来的文书,摇头叹气,一战,阵亡一万六千余,轻重伤六千余。敌我战损比例几乎是一比四。

  这一战,当真艰难,前方却还有长城脚下的长青城,打破了长青,才能面对弘州城,过了弘州,才是真正的大同府城。

  这也是为何大同不适合奔袭的原因所在,这些城池都在山岭隘口,若是从山岭越过去,大军就被这些城池包围了,退路都没有了,辎重不济,若是战事拖延,岂能不败?

  大同城,更是险要之地,西有火烧山,东有白登山,刚好把大同城夹在两山之间。这般险地,什么奔袭之策,都是无力,要破大同,也唯有一个主攻方向,那就是南边,墙高城深,除了强攻,还能有什么办法?

  这也是为何王元朗迟迟不开战端的原因所在,就是为了打造更多的攻城器械,威力巨大的床弩,推都推不倒的云梯车。

  但是一切容不得王元朗从容不迫去准备,因为皇帝陛下等不及。

  有了顺圣作为后方基地,辎重补给不断从东南运来,王元朗也开始继续着进军长青城的准备。

  大军再一次面对起高墙。

  从王元朗身后往前去的督战队,不断左右大喊着:“后退者,斩!犹豫者,斩!阵乱者,斩!”

  战争是残酷的,并非那些什么几句话语的热血沸腾,便能让人拿命前仆后继。

  能保证前仆后继的主要办法,就是一条一条的斩。

  室韦人如此,大华也是如此,常凯更是如此。

  排好队列的士卒们,也并不都是一脸的视死如归,大多都是紧张不已,紧张得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紧张得双腿不自觉在颤抖。

  待得鼓声大作,便是卡卡啦啦的脚步,鼓声从和缓,慢慢变得急促,最后如雨点一般。

  脚步也从缓慢,再加速,最后飞奔而起。

  少许的云梯车,被无数士卒冒着箭雨往前推去,停在城头之下,无数的士卒从云梯车内蜂拥而上。

  几个陶罐从城头上扔进云梯车内,碎裂开来,到处都是迸溅的油脂。

  刚刚奔入云梯车的士卒,连忙呼喊着又往云梯车而下。

  忽然,大火熊熊而起,笼罩了整个云梯车,更听得人惨烈的哀嚎,肉香扑鼻,令人作呕。

  一架架简易的长梯搭满了城池垛口,长梯上爬着的人,如同蚂蚁一般。

  城上一杆杆长长的树杈,被几个士卒抱在手中,树杈之处抵住搭上来的长梯,几人呼喊奋力往前,长梯被推得轰然倒塌,如蚂蚁一般的士卒摔落满地,骨头碎裂之声嘎嘎作响,满地哀嚎遍野。

  随后长梯又被扶起,再次搭在了垛口之上。依旧有士卒攀爬而上。

  督战队的话语也变成了:“第一个上城头者,赏银五千两,官升三级!”

  徐杰随着张立,快马而来,刚刚敢到战场之后,震天的喊杀之声,几里之外都能清楚听到。

  马队不过三四十人,都是金吾卫里的汉子,随着张立边关赴任。

  众人停住马匹,上得一座小山岗,远望战阵。

  所有人都是眉头紧皱,连带张立也开口说道:“徐贤弟,边镇士卒,好生勇猛啊。”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京城的禁军,与这些边镇的禁军比起来,差了太多。

  昔日张立站在皇城城头,城下十几万京城禁军,也是攻城,但是那般畏缩之感,与此时看到的前仆后继,哪里是一回事?

  徐杰也点点头说道:“以往还是小看了边镇禁军。”

  徐杰这一语,说得很欣慰。因为头前,徐杰对于边镇禁军的观感其实也不佳,只觉得这边镇已经糜烂到根子上了,不堪一用。

  但是此时看到的场面,比徐杰预料的要好上许多,王元朗治军,显然很有一套。

  “徐贤弟,我们往前去吗?”张立开口问道。

  “且不去了,让王枢密好好指挥这一战,就算要换帅,也不能真的临阵去换。”徐杰答了一语。

  张立连连点头说道:“我也是这般想的。”

  真正大战之惨烈,徐杰也是第一次亲眼得见,心中有不少震撼,也不时回头去看身后的徐老八。

  徐老八面色严肃,说了一语:“如此攻坚,何其艰难。怕是一时半刻难以奏效。”

  “八叔可是有其他之法?”徐杰问道。

  徐老八摇摇头答了一语:“别无他法,唯有如此了。若是其他城池,时间允许,还可以试试掘地之法,但是长青城这里,掘地是不可能的,地里几尺,多有硬石,掘进不得。打造器械才是最好的办法,却也容不得慢慢来造。”

  所谓掘地,就是打地道,挖进城内是不太可能的,也意义不大,一个地道,进不去几个人,还很容易被发现,但是可以挖垮城墙,这需要很长的时间,长青城的地理特点也不适合。

  所以打造器械才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多造云梯车,云梯车不比长梯,可以停在城墙之下,也不会倒塌,即便会被火油燃烧,但是只要数量足够,就可以开辟出许多上城的捷径。这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做,还要许多熟练的木匠来做。

  徐杰暗暗记着徐老八的话语,皱眉看着前方战场。

  猛攻几轮,终于还是起了鸣金之声。徐杰叹了一口气,慢慢往山岗而下,说了一语:“张兄,我们回顺圣等着吧。”

  张立看了看远方如潮水一般退下来的士卒,也看了几眼王元朗端坐的高台,说道:“王枢密当真不易。”

  是啊!在顺圣城里看到圣旨的王元朗,更是有一种悲凉。

  白发在头的王元朗,脸上写满了疲惫,把圣旨慢慢放在桌案之上,打量了一下张立,又看了看徐杰,却并未先与信任的三镇总兵张立说话,而是开口问道:“徐文远,你觉得老夫这仗打得怎么样?”

  “满朝文武,要论领兵,还有何人能比王枢密?”徐杰答了一语,也不在意旁边就坐着张立。

  王元朗叹息一声,又道:“汴京的陛下主意大啊,若是先皇,必然不会管我如何领兵打仗。”

  徐杰闻言只是点点头,并不答话。

  王元朗又是一语:“欧阳公啊欧阳公,本以为汴京有你欧阳公,我当时后顾无忧,奈何!”

  王元朗话语里,多少有些怪罪欧阳正的意思,怪的是在京城里的当朝首相欧阳正,却不能引导皇帝做出正确的决断,这是为人臣子的失职。

  徐杰听得王元朗怪罪欧阳正,连忙解释道:“王枢密,老师与您,其实是一样的。”

  “所以欧阳公就派了你这个连一官半职都没有的弟子来补救?”王元朗问了一语,其实还是怪罪。

  徐杰却不知如何答这一句,只能说道:“皆是无可奈何。王枢密见谅!”

  若是欧阳正知道王元朗这么去怪罪他,必然会痛心疾首,自责不已。徐杰是替欧阳正给王元朗道歉。

  就是徐杰,之前也是这么想的,战场有王元朗领兵,朝堂有欧阳正坐镇,合该是万无一失的。最后却是这么一个局面,王元朗要怪欧阳正,也无可厚非。

  “也罢也罢。”王元朗连连摇头,悲凉不已。又道:“拿地图来,我便与你说一说如今战局,也说一说军中之事,你不要辜负了欧阳公的期望。”

  徐杰闻言只感觉压力倍增。这一趟边镇战场,徐杰到底该不该来?

  整过国家的安危责任,在王元朗几句话语之中,忽然就全部压在了徐杰身上,便是已经到得边镇的徐杰,心里其实也并未真的有这个准备。一个硕大的国家,万万人口的未来,忽然就到得自己肩膀上了。这种感觉,徐杰从未经历过。

  事情到得这般地步,真要找出那个要负责的人,应该是汴京里的皇帝夏锐。

  但是徐杰忽然把这些都扛在肩上了。应该吗?值得吗?有必要吗?有好处吗?

  这些问题,徐杰在这忽然压力倍增的一刻,真的在想。

  回头再一想,这几个问题,重要吗?

  兴许真的不重要,这大华朝,虽然是夏家的。但是这天下,并非只有夏家。徐杰想得起记忆里的一些事情,吴三桂开了山海关,有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有了包衣,有了奴才,有了留发不留头,有了拖在汉人脑袋后面的大辫子。

  有了“宁与洋人不与家奴”的话语。

  所以这大同失不失得?这大好河山能不能破碎?能不能让万万人卑躬屈膝口称奴才?能不能让万万人被肆意杀戮奸淫?

  面对这些问题,头前那几个值得与否、必要与否的问题,又算得什么问题?

  “王枢密,在下只有一语,死而后已!”徐杰答道。

  王元朗露出了一丁点苦涩的微笑,接过亲兵递来的地图与一些文书,把地图摊开在桌案之上,只道:“徐文远,且上来看吧。”

  徐杰点点头,却又连忙转头与张立说道:“张大帅,请!”

  张立走到头前,便听王元朗指着地图开始说着边镇局势,哪条路好走,哪条路不同车架,这里几日路程,那里几日路程,室韦人在长城之外聚兵的态势,辎重情况,匠人多寡,士卒那部堪用,哪部不堪用。

  哪个军将擅攻,哪个军将擅守,哪个军将秉性如何……

  事无巨细。

  徐杰甚至随后拿起桌案上的笔墨在记。

  张立却是听得满头大汗,越听越是着急心虚,看得徐杰拿笔不断在写,才能稍稍心安一些。

  徐老八站在徐杰身后,盯着地图目不转睛,徐老八虽然是老军阵,尸山血海爬出来的汉子。但是徐老八也是第一次如此接触战场全局,以往他不过是个基层小吏。

  徐杰不时发问,王元朗也极有耐心慢慢解答,从白天到晚上,灯油都加了几次,茶水也不知喝了多少,王元朗才说完全部要说的话语。

  已然是半夜,军营里聚将的鼓声还是响起来了。

  三镇总兵张立张大帅,打马上任,迎接他的是无数军将诧异的目光。

  大帐之内,炸开了锅,不论王元朗如何拍着桌案,也止不住众多将领的话语。对于这些军将而言,让进城金吾卫的指挥使代替王元朗指挥大战,这是何其愚蠢的事情?军将们岂能不炸锅?

  王元朗摇着头,任由这些军将浑汉说着那些听起来有些大逆不道的话语,只在头前一一指着这些军将,给徐杰介绍着。

  徐杰聚精会神在听在记。张立一脸尴尬站在当场,这般局面,他也有过预料,骄兵悍将不同京城里那些每天挂着笑脸的人。

  有人指着张立说道:”老子在边镇提头卖命,也不过四品,这厮不过就是守过一次城墙,就是从一品,这厮何德何能,凭得他也能替了王枢密?“

  真正上阵打仗不怕死的,十个有九个是浑人,浑人也就没有那些面厚心黑的花花肠子,多是这般直白之人。好在张立尴尬是尴尬,却并未真放在心上,也知道这些浑人就是这么个秉性,一旦让这些浑人认同了,那也是过命的交情。

  却也有人指着徐杰说道:“王枢密,这厮又是谁?毛都没长齐,莫不是也要到边镇来领兵?”


  (https://www.yourenxs.cc/chapter/13440/428809975.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