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开局种田,摄政王妃医冠京华 > 第69章 这种人得治治

第69章 这种人得治治


看了第一批织出的丝绸。

江北雁心里有了底,接下来棉花熟了,荨麻长好子,就可以织棉布,粗布,麻布。

麻布里也可以加点丝,棉布里也可以加点丝,织出丝棉丝麻,棉麻。

乡下人都是家家户户,女人们自己织自己的,用的都是最落后的技术,最原始的经验。

效率不高,还费劲。

得专门派人去大一点的布行,染坊,学习印花技术,纺织技术。

乡下女人长期在家做着最苦最累最没有价值的工作,从成亲的那天起,就伺候公公婆婆,伺候男人,抚养孩子,整天围着三尺锅台转,稍微哪里不如意,公公骂婆婆打。

男人也不把女人当人。

在很多男人心里,媳妇就是伺候爹娘,生孩子的工具,一点家庭地位都没有。

世世代代都是这样。

女人也都认命了。

其实,乡下很多女人都很能干,也是里里外外一把手。

可以说上得了厅堂,进得了厨房,在婆婆面前就是乖媳妇,在男人面前就是出气筒。

从来不知道,自己也可以出来做工赚钱养家。

可以有说话权。

江北雁便利用养蚕的机会,给大家讲了几个女人励志的小故事,又讲了女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给大家讲这个院子就是她办的第一个作坊,大家有时间都可以来做工。

等以后条件好点了,建个大的。

大家先

按各自的分工,把活干完。

检查合格之后,将产品销售出去。

所得的银子,除去投资成本,剩下的用来给大家发工钱。

工钱就是大家每天干的活。

女人们虽然懵懵懂懂,也明白了点道理。、

那就是以后她们也可以挣钱,不用靠男人吃饭。

在家里不用那么低声下气。

因为古代对女人的束缚太多,乡下的女人又很少出门。

江北雁先请景三公子当业务员,去推销产品,联系卖家。

景三公子没有二话,

带着石头外出了三天,回来后说泾阳县有家商铺,会收购他们织出的丝绸,如果染出的丝线质量能达到的话,也可以收购。

同时收购的还有绣花鞋,棉线袜子,有要求的鞋垫,大人小孩的肚兜,虎头帽子,枕头套子,绣花枕巾。

业务联系的不少,可惜暂时暂时产量达不到、

只能慢慢增加。

不得不说景三公子确实是个人物。

短短的两个月,平顶山干活的几百村民,被他管得服服帖帖,偷懒的不敢偷懒,耍小心眼的不敢耍小心眼儿。

管伙食的想作个手脚都被看穿了。

画考勤记工的,哪里记得不准确他都能挑出来。

管理才能绝对杠杠的。

夕阳西下,简易作坊的女人结束了手里的工作,回家做饭去了。

江北雁叮嘱大女小菊一些活。

这姑姑侄女俩暂时担任保管的工作,保管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早上给大家安排工作,晚上验收。

为了方便,两人干脆也不回家了,就在两只窑洞里住了下来,早上给大家烧点热水,顺便还能看看狗蛋。

江北雁安排完明天的活,告辞出了大门。

小菊大女跟在后面相送,再次提来要给她当丫鬟的事。

大女拖着还有点瘸的腿,都跪下过好几次了。

小菊几乎天天下跪。

“你们不用送我,去看狗蛋。”

“我回家考虑考虑。”

江北雁没有直接答应,过些日子就要去都城了,肯定得带两个贴身丫鬟当心腹。

她想找两个机灵能干,年纪小的好好培养。

可整天忙忙碌碌的,根本没有时间挑选。

小菊和大女知根知底的,虽然没见过世面,也是精明能干,手脚麻利,年龄也不大,不是不可以考虑。

可她们一个人有严重的妇科病,还带着生病的孩子,另一个的腿还不太利索。

带她们去都城嫁入王府,会不会不太合适。

刚从小坡上去,柴院门口站着的景三公子就迎了上来:

“江姑娘,回来了!”

“有件事请示下,你们村姓马的人家,家里有几个小子,这几天总想煽动村民闹事,我得教训教训他,不知道他家什么背景。”

忙忙碌碌两个月,景三公子的脸没以前白了,举止也不像以前那么浮躁,成熟了很多。

“马家?”

江北雁脑子首先出现的是,马家姐妹俩看苏墨凌的眼神,掉下来的哈喇子。

“他家确实人多,上一辈兄弟六个,下一辈能干活的加起来也有十几个,占了两个山头。”

“一共分出了七家,还有兄弟几个没分家,日子过得比我家还穷,按理说他们不应该闹事儿啊!”

马家虽然不是村里的主姓,这些年发展壮大,分出了七家,大大小小,差不多上百口人了。

“也不是闹多大的事儿,就是煽动村民,说不公平,给周家人分派的活轻了。”

“周家人不是木匠吗,我就让他们多做几辆独轮车,运土。”

“周师傅就带着子侄们专心做木工活,马家的几个小子不乐意了,觉得做木工的人太多,活儿也没有平田整地重,煽动人磨洋工偷懒呢!”

“姚大户姚大拿,你两个舅舅怎么说都不听。”

“这几日都不听安排,每天带着工具去,点个卯就四处瞎逛了,还欺负别人”

“我寻思着教训教训他们,又想着都是你们村的人,会不会让你为难?”

景三公子现在对江北㕍佩服的是五体投地。

人真的不能只看外表!

他留在这个贫穷的山村在短短两个月,不但平顶山平田整地热火朝天的,县太爷还真派来了两个农师,圈了两块试验田,专门培育粮食种子,蔬菜种子。

两位农事都是经过科考选出来的,平时在县衙就负责看管粮仓,查看百姓上交的皇粮的成色,将上交给官府粮仓和国库的粮食区分出来。

差事没有一点技术含量。

根本没有机会研究五谷,蔬菜的种植,培育粮食种子。

现在终于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虽然是从县城来到大山深处,总算对专业,两个农师的劲头很足。

两人也都带着各自的徒弟,就在山脚下搭起了窝棚,在供他们做实验的两块地里,种了玉米高粱,胡麻。

还在地边点了豆子,种了瓜。

两大块实验田,是景三公子出了银子从姚大户手里买来的,本来就是打算全部种玉米的,刚好。

景三公子闲来无事去工地转转,同两个农师聊天,看他们带着徒弟在地里忙前忙后,看着玉米高粱从地里发芽,一点点长高。

看着他们从小溪里提来水,浇在玉米高粱豆子西瓜的幼苗上。

破苗壅土的,非常有意思,也经常参与。

过得很充实,每天都能多吃两碗饭。

在山下忙活还能听到,女人在简易作坊的欢笑声。

看到了简易作坊女人们织出的第一块丝绸。

就形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都会在柴院门口,等一等江北雁,将当天发生的事情说一说,有的事情就是提一嘴,有的是问一下她的意见

“为难?并不会!”江北雁想了想:“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现在是你拿着山契,请他们干活,你又出银子又买粮食的,只要是合情合理的,你说了算!”

“不用照顾我的面子!马家那几个小子平时确实有点霸道,可以适当的敲打敲打。”

“我都想不明白,他们家人多,穷的叮当响,平时吃了上顿没下洞的,现在好不容,有人出面只要干活就有饭吃,有银子赚!”

“还不好好的,挑什么事儿?难不成还想过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不服气周家干木工活,他们有本事也做辆独轮车,几张桌子椅子打张床看看!”

同在一个村里,虽然平时住的远,不经常打交道,谁家什么情况,家里人什么品行,村里人都一清二楚。

马家人多,家里穷,平时也好惹事生非,男人横女人泼的。

而且马家人有个传统,又懒又无懒。

这种人得治治!


  (https://www.yourenxs.cc/chapter/4662418/1111105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