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满朝文武看到老大就这个态度,也纷纷表示这个李陵就是有错。

全家都应该被诛杀,只有身为太史令的司马迁为其说话。

他认为李陵兵败的原因,是弹尽粮绝,没有救兵,没有补给所导致的。

这句话其实也侧面反映出汉武帝在指挥跟用人上的失当。】

【司马迁认为李陵能够以5000步兵重创匈奴的8万骑兵。

这样的功绩足以流传千古,如果朝廷不治罪于李陵。

不牵连他的家庭,他在匈奴那边儿,必然会在恰当的时机,再次响应大汉。】

【汉武帝当时就想让这个李陵战死,对于司马迁这种公然唱反调的行为,他自然是不能容忍的。】

【这里有一个细节,当时有一个叫做陈步乐的人,被汉武帝在逼问之下自缢身亡。

这个人原来是李陵的部将,在李陵对战匈奴的过程之中,他曾经作为报捷的使者,向汉武帝传递消息。

汉武帝听到这番话之后非常高兴,还封他为郎官。】

【可当汉武帝得知李陵投降之后,在第一时间逼死了他。

就这么一个小人物,汉武帝都不肯放过,可见汉武帝是铁了心想要李陵战死的。】

【对于这件事汉武帝表现的非常固执,满朝文武都看出来了。

司马迁能看不出来吗?一个小小的太史令,在此刻跟皇帝公然唱反调,他难道不知道他要面对的是什么吗?】

【难道不知道自己的下场吗?】

【他当然知道。】

【那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这正是那个时代史学家们心中所秉持的信念。】

【让他不惧怕这种生死,汉武帝当即表示就要处死他,满朝的文武竟然没有一个人替他求情。】

【按照当时的刑法,有两种方式可以免除死刑。

一个就是交钱,但是司马迁没钱。】

【另一种办法就是受宫刑,这是一个比死还要难受的刑法,但是司马迁毅然决然的接受了。】

【他想的就是如果能够继续让他活着写史,就什么都不是问题。】

……

啊……

真是一个伟大的人。

如果换成其他人,没有钱可交,那就只能接受死刑。

绝对不可能接受这种侮辱性质的刑罚。

而古代老百姓们看到这里,纷纷为司马迁鸣不平。

可是!

还真就没什么办法。

因为他是跟皇帝对着干,注定就没有什么好下场。

皇权是绝对不容得别人挑衅。

如果你挑衅,就要学方孝孺抬棺上殿,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

接受宫刑?

这个刑法还真是司马迁刚开始没有想到的呢。

【司马迁始终没有丢掉自己,作为历史记录者的初心。】

【但是他心中依旧积郁难排,便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好友,就相当于是发泄心中的苦闷。】

【他在信中说,我司马迁还没有表达清楚我的意思,皇帝也没有明白我想表达什么。

他就认为我在攻击将军,而因为我为李陵辩解,

就直接将我交给了狱官处罚。】

【我司马迁对朝廷对皇帝是一片忠心,始终没有机会陈述和辩白。】

【所以在司马迁自己的眼中,他也没有攻击李广利将军的想法。】

【他只是作为一个史官来秉笔直书,李陵战败被俘。

最大的责任人是谁呢?】

【绝对是汉武帝自己,汉武帝是个极度信任外戚的皇帝。

当时李广利要出征匈奴之际,汉武帝就想让李陵,帮李广利来运送粮草辎重,李陵一听就不干了。】


  (https://www.yourenxs.cc/chapter/4669454/3332400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