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用别人的船,检验自己的技术
事实上,彼得大帝号战列舰采用了诸多先进子系统和先进设计、建造技术,却沿用了一战时期落后的装甲布局跟水下防御,以至于它的各种优秀子系统性能更本无法发挥出来。
从苏联的角度看,9门12寸L50炮的火力何其强大。而且一战沙俄的伊斯梅尔级战列舰就是12寸L50,炮是英国给的技术,沙俄自己造的。可惜经过这么久,再加上内战,技术早已经遗失。
不过正因为这个因素,苏联才肯定会对德国提供的12寸炮十分感兴趣。这样一来,也就会对这个火力很满意了。
再搭配蔡司的光学测距仪,配合德国的高射速楔闩舰炮,这个良心搭配已经足以打动苏联政府。
动力方面,3.15节的设计航速,也完全可以满足苏联的飚船欲望。毕竟这个速度已经超过英国的胡德号,追平了声望号,就算喊出“这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主力舰”这样装逼的话也完全没问题。再说这还只是设计航速,按照设计,这条船的主机是可以过载运行的,轻载海试时要跑出超过声望号的高速也跟本不在话下。
主装12寸,够用。指挥塔350毫米装甲,又正好可以避免日俄海战曾经出现过的指挥塔中弹悲剧。
然而实际上呢,防御上落后的穹甲跟莱因哈特故意避而不谈的水下防御力几乎是致命的。
因为莱因哈特的“抢生意”而没有了历史上意大利和苏联在海军上面的合作,以致红海军对当前世界海军先进技术了解十分有限,被忽悠也很难看得出来。
况且在1938年这个海军假日刚刚结束的时间节点,各国都对自己新建主力舰都藏着掖着。加上意识形态差异,欧洲各国对红色政权的防备,苏联也就很难得到第一手海军技术发展方面的资料了。
如今突然有个德国,突然之间给你苏联展示一大批先进的设计理念,别人在其他方面采用保守设计也就能给出一个解释了,不是吗?
至于后果么.......以原本历史中沙恩霍斯特号为原型的彼得大帝号,为了追求速度,为了布置更多动力系统,为了降低行驶时水的阻力,过度的拉长了船体。而由于船身变窄,装甲防护长度自然加大,为了维持纸面305毫米的主装甲,只能削减主装甲带的高度。
船身变窄意味着防鱼雷隔舱的纵深减少,更容易被水下攻击重创。而主装甲的上部装甲带被削减到只有聊胜于无的50毫米。近距离弹道平射,倒是有穹甲这个铁裤衩兜着,可一旦拉开距离,炮弹就能绕过主装甲,轻松击穿上装甲、穹甲,直达穹甲下的核心舱。
至于面对航空打击,这条船更加脆弱。
防空上,150炮和105炮因为被故意改动的仰角,射速等缘故无法对空。而小口径高炮也被弹道平直,精度突出,专打鱼雷艇的“37手拉机”占了一部分,以至于对空能力捉急。
就算苏联海军将来想自己装防空炮,但是传统的37-40mm口径的高炮也是很占地方的,很难再增加多少。至于徳什卡14.5mm重机枪,20mm机炮这类的倒是能装点,不过效果么......
总而言之,彼得大帝号在面对空袭时,因为船体长,转向不便等原因,想要规避空袭是相当困难的。尤其是面对各种角度刁钻的航空鱼雷时更甚。
而且这船水下防御非常无力,动力系统分仓也净是猫腻。
优秀的设计是每座锅炉和轮机都布置在独立的水密隔舱内,且锅炉舱和轮机舱交错布局,这样能进一步提高了动力系统的生命力。可被动了手脚的彼得大帝号完全没有合理的分舱安排!
至于水平装甲,上薄下厚的布局虽然一定程度能够起到脱被帽的作用,能够增加点等效厚度,但是面对“德国著名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大角度投下去的穿甲弹,这种布局反倒不如单层大厚度水平装甲靠谱。当然,在面对远距离打过来的大口径舰炮炮弹时,这样的水平装甲也难有招架之力。
由于穿甲弹可以依次洞穿两层装甲直达核心舱,历史上作为彼得大帝号原型的沙恩霍斯特号也被打穿过,只不过因为穿甲弹打穿装甲后,一路击穿船体进了海里,在穿甲弹过穿的好运下才幸免于难。不过大多数战舰都没这么好的运气,例如沙恩霍斯特号的姊妹舰格奈森瑙号,被攻击后就只能一直瘫痪在港口。
总的来说,这是一条看起来很美,实际运用时,火力跟航速也很突出的一战顶尖战列舰。
然而它也的的确确存在很多漏洞。这些漏洞在二战前期并不明显,也就只有等到挨一发鱼雷或者碰上敌人的海军航空兵才能知道。
当然,在苏联未来打芬兰时,这条船还是能很好的碾压这类没有多少实力的小国的。拿L50的长射程压制芬兰人,用好了也能让英法惊呼不可战胜。可惜苏联海军想不想得到就未可知了。
从德国角度看,彼得大帝号更多的是一条实验舰,用来验证各种子系统装上去后效果怎么样。比如意大利的动力系统怎么用,同时怎么利用德国的高温高压强循环锅炉提高功率之类的问题。
换种说法就是如何能够更好的提升动力系统,如何将优点发挥出来,又不能出现水土不服,这就是验证技术的重要性。拿给别人的东西验证,毕竟还是比用自己的舰艇验证更不会心疼。
至于12寸主炮,这也是德国海军为大口径炮做出的实验。
更重要的是,这种舰炮对工业硬实力要求很高,就算得到技术,苏联也不一定能自己造出来,就算造出来也多半是不伦不类的阉割货色,性能寿命都会大大降低。
要验证的东西还有很多,焊接舰体还有装甲融入结构的设计就算对德国跟意大利来说也都是新技术。有这么一条给苏联的大船练手多好,没出问题是我大德意志科技世界第一,要出问题也是我大德国一战后二十年没玩船了你得理解,反正横竖都不用自己买单。
而在莱因哈特要求下,彼得大帝号按意大利设计师的建议改用四轴,改进螺旋桨布局,都会比德国传统的三轴好很多。这也让固执的德国设计师们,在看到成果后能对意大利的造舰技术能有新的认识,促进两国未来的技术融合。
至于彼得大帝号上面的150和105副炮,那其实也是在帮德国海军清理库存。这两种只能对海的副炮在未来用处有限,比起另外两艘“按道理应该给苏联的”战列舰上列装的双联高平两用128mm炮来说,莱因哈特更本看不上。
至于蔡司的光学仪器,那也是在为德国自己未来的海战设备积累经验。
顺带一提,彼得大帝号算战列巡洋舰也行,算快速战列舰也行,跟历史上的沙恩霍斯特号是一类的。只不过比起历史上的沙恩霍斯特来说,它的问题还要多出一大堆罢了。
(https://www.yourenxs.cc/chapter/5191/38735794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cc